軍事項目體驗
“預備——放!”近日,在烏拉特中旗國防教育實訓基地,隨著教官口令,來自重慶的研學團隊完成了迫擊炮模擬射擊。這種“理論+實操”的沉浸式教學,已成為烏拉特中旗國防教育基地的最大特色。
近年來,烏拉特中旗以“旅游+國防教育”為突破口,將紅色歷史資源與現(xiàn)代文旅產(chǎn)業(yè)深度融合,打造出集軍事體驗、研學教育、文化傳承于一體的國防教育新模式。
“我們不是簡單展示武器裝備,而是要讓每一件展品都‘開口說話’?!睂嵱柣刎撠熑碎Z恒指著場內(nèi)的59式坦克介紹道。這座占地12000平方米的軍事拓展區(qū),陳列著退役的25件重型裝備,每一件都配有專屬“身份證”,記錄著它們的服役歷程和戰(zhàn)功。
閆恒介紹,該基地自去年4月運營以來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五個一”體驗項目:穿一次軍裝、走一趟巡邏路、打一場模擬戰(zhàn)、吃一頓兵團飯、寫一篇戍邊日記。截至目前,已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2萬余人次。2024年,該基地被命名為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、巴彥淖爾市國防教育現(xiàn)場教學點。
行走在國防特色小鎮(zhèn)街頭,國防文化長廊、國防廣場、防空洞、地堡、供銷社、糧站等可以讓學員切身感受厚重的紅色文化。
在“馬背上的護邊員”故事展廳,學員們聆聽國防教育講師、退役軍人謝建民講述他的護邊故事。
在海流圖國防教育軍事科技體驗中心14000平方米新建項目施工現(xiàn)場,各類工程機械和車輛忙碌有序地作業(yè),項目一層主體已封頂,預計8月份完工。項目負責人單凱斌介紹,該項目圍繞陸、海、空領域未來科技主題,布局建設國防教育展館、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展館、邊防展館、軍事科技體驗中心等功能區(qū),與川井國防小鎮(zhèn)、騎兵營軍事文化拓展體驗區(qū)等串點成線,形成貫通南北、輻射全域的國防研學旅游線路。
近年來,烏拉特中旗著力打造“一核四區(qū)多點”的文旅新格局。以國防教育為核心,串聯(lián)騎兵營體驗區(qū)、兵團文化園等節(jié)點,形成貫通G335、S212兩條交通干線的“紅色研學走廊”,讓紅色資源轉(zhuǎn)化為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新動能。